首页 > 法治 >

公共 | 以法治保障网络公益慈善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1 16:28:53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驱动力、变革力。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超过600亿人次网民参与网络慈善捐赠,累计募集善款500多亿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累计筹集爱心资金1000多亿元。网络公益慈善已经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已经从自发、推进阶段进入到依法运行、深化发展阶段。

8月29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数字公益慈善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以“数智赋能网络公益新场景”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网络公益慈善是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途径,是广大群众道德实践的重要载体,是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的重要方式,持续推进网络公益慈善领域改革,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让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充盈互联网空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坚持依法治善,进一步完善网络公益慈善制度。2023年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在公益慈善的法治上向前迈了一大步。新修改的慈善法将于2024年9月5日起施行。这为规范网络公益慈善秩序,维护网络公益慈善各方参与主体的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依法兴善,进一步优化网络公益慈善环境。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全国将对新修改的慈善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弘扬公益文化,褒扬公益慈善典型,讲好中国慈善故事,提高社会各界依法兴善依法行善的行为。坚守公益初心,遵守公序良俗,做好信息公开。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等行业性枢纽性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增进行业共识,进一步涵养清朗、透明、理性、向善的网络公益慈善生态。

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拓展网络公益慈善场景。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网络公益慈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新修改的慈善法专门增加了“国家鼓励在慈善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规定。慈善组织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机遇,在坚持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道路的基础上,强化改革意识,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运动新技术将运动、社交、休闲、消费等日常行为与公益慈善活动相结合,相融通,进一步的扩展网络公益慈善场景,推动实现人民公益便捷慈善。

责编:勾晓庆

(责编: 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