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掘基础教育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聚焦初高中连续贯通培养,推进基础教育培养体系创新,构建育人新动能新优势。
加大市级统筹,畅通连续培养机制。一是明确实验方向。为推进高中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带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6年启动“1+3”实验,即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实验,连续完成初三(1年)及高中(3年)学习。2024年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优化布局、课程为先、回归培养”思路,优化完善“1+3”培养实验,实验学校扩展到82所,培养计划增至6000多人,规模翻了一番。重点支持实验学校探索贯通学段的培养模式,参与实验学生不参加中招,学生备考负担减轻,有充足时间发展个人兴趣和做好长远生涯发展规划,为更多学校特色发展和更多学生多样化选择提供新机遇。二是强化统筹实施。“1+3”实验注重建立市区校联动机制,在加大市级统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级主体作用,要求区教委制定区级实验工作整体推进方案,从区域整体改革角度统筹确定“1+3”实验学校配置,优化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育管理、评价方式、育人观念等教育要素,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各区紧跟市级部署,抢抓发展机遇,把“1+3”培养实验与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改革任务统筹设计,以课程创新为杠杆,撬动普通高中从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生态优化。三是激发学校活力。新一轮“1+3”培养实验注重激发学校自主活力,赋予学段贯通探索空间,强化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战略支撑作用,把制定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作为开展实验的先决条件,引导学校围绕科学、人文、艺体、语言、工程技术等领域,自主确定特色培养方向,建设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可供选择的贯通课程体系,衔接高等教育专业选择,支撑学生发展专业志向,探索一体化、长链条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课程先导,盘活优质教育资源。一是构建连续培养课程体系。“1+3”培养实验以课程创新为核心,强化课程对于新质人才培养的战略支撑作用。实验学校发挥学段贯通政策优势,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初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共同基础课程与特色发展课程等,构建具有整体性、衔接性、整合性、选择性、独特性的课程体系。如,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为进入“1+3”培养实验项目的学生设置专门的课程体系,实现4年贯通培养。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与文学、科学综合、研学实践等特色课程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各学科的初高中衔接。二是拓展特色课程资源。“1+3”培养实验学校结合项目定位和培养方向,围绕优质特色课程体系,不断提高课程供给的丰富性和选择性。如,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基于教师专业特长与生源发展需求,在确保学生上好9—12年级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打造六个人才培养方向,即未来传播者(人文方向)、未来创造者(科技方向)、未来CEO(经贸管理方向)、未来艺术家(艺术方向)、未来健将(体育方向)、未来国际英才(出国及小语种方向),对应建设六类特色课程体系。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周边高校、科研单位及知名企业建立协作关系送学生“走出去”,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游泳课程与足球训练,在现代文学馆进行特色德育课及综合实践学习,深入南方航空、中国日报、腾讯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与职场人交流、对话,为“1+3”特色培养不断提供新的实践注解。三是创新教学实施方式。“1+3”培养实验遵循育人为本、课程为先、贯通为要的基本原则,从学生多元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向真实的社会、面向真实的学生、面向真实的问题,创新教学实施,系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如,第五十七中学在“1+3”培养实验中开展生物学项目化学习,通过微生物基础实验、应用实验和创新实验拓展,激发内驱力,增强学科兴趣,提升生物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1+3”项目依托北师大脑科学的学习力提升项目中心科研成果,基于学校分子实验室、中医药实验室、地球与环境实验室设置科技特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在新的“1+3”实验机制中,各学校不断丰富数字化赋能典型应用场景,聚焦课堂教学诊断、学生个性化学习、作业设计与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未来学校、未来学习、未来学生成长成才的新样态。
深化评价改革,探索新质培养模式。一是建立实验学校准入评估机制。“1+3”培养实验面向北京市所有区和高中学校,按照公平透明、稳中求进、自愿申报、特色优先原则进行评估认定。市级统一制定准入标准,坚持以评促建原则,所有学校均可申请,专家根据标准评审准入,结合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教育理念与项目定位、培养目标与需求分析、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培养计划与选择方式、保障条件与管理评价五个方面严格把关,确保科学、规范、可行。二是探索多样化学生评估方式。“1+3”培养实验不设文化课考试,各实验校主要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结合学校特色培养方向组织面试,并按面试成绩择优录取。面试中主要采用项目式合作、小组讨论、一对一提问等形式,涉及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现场答辩、问题情境分析、专业测试等内容。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1+3”项目以“人文创新”作为培养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宽广基础知识、全面发展能力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面试采用项目合作形式,每4名学生随机组成一组,由指定考官组织抽取面试题组后,小组进行集体讨论,每人发表见解,重点考察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思维等。三是实行实验过程全周期管理。“1+3”培养实验实行闭环管理,强调专业指导和监督考核,行政部门和专业部门协同,建立标准健全、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的指导评估体系。在实验启动阶段,制定实验学校准入标准,切实把好规范关、学术关和导向关。在实施过程中,市区组建专家指导团队,深入实验学校课堂教学一线,追踪监控实验学校课程培养方案落实情况,组建轮席制实验学校联盟体,围绕“1+3”培养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变革、评价方式创新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培训研讨。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分年度开展过程性考核,四年实验期满后进行终结性考核验收,形成准入评审、过程考核、终结验收的完整工作闭环。
(责编: 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